
購買食品機械設備需注意哪些
設備選型基本原則:技術出色:設備性能出色。具有較高的性能費用比,功能完善,運行維護費用低,單位產品物耗、能耗低,加工程度和加工能力較高,設備運行穩定,投資和產品成本低,生產能力和勞動生產率較高,使用壽命長等;技術水平出色,有較高的技術含量,有利于促進技術進步和提高競爭力,具有產業化基礎,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,符合可持續發展;裝備水平出色,設備結構合理,制造精良,連續化、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較高,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衛生要求。
適用性強:適應市場變化。適應當地自然、經濟、社會條件的變化,同一生產線希望能進行多層次深加工,有能力進行生產調節,發展前景廣闊,有利于開拓國內外市場;與投入物特性相匹配,統籌考慮資源供給,適應原料和其他輔助材料的加工要求;所選設備使用同樣投入物時,盡量獲得比其他設備更廣泛的產品組合;適應工藝技術要求,應同項目的生產能力相匹配,主要設備及輔助設備之間相互配套;滿足工藝要求,保證產量與質量;與建設規模、產品方案相適應,滿足現有技術條件下的使用要求和維護要求;與安全環保相適應,確保安全生產,盡量減少“三廢”排放;根據人類工效學原則,考慮設備對環境和操作人員的影響。
可靠性高:設備成熟度高。采用已充分驗證并經過使用的設備,不能冒險采用未經中試就轉為生產的設備,未經生產實踐或有遺留技術難題的新設備不能盲目采用;生產穩定性高,不得對人員造成危險,不應向工作場所和大氣排放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有害物質,不應產生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噪聲、振動、輻射和其他污染。使用壽命長,設備無故障工作時間長,設備投入使用如出現故障可以修復,使用到一定極限后則不能再修復使甩。未做明確規定的設備通常按設計壽命為20年考慮,使用壽命有具體說明的從其規定。
技術經濟合理:設備選擇盡量立足國內,因國產設備的價格便宜,故設備選購盡量考慮國內解決;如果國內設備不能滿足工藝要求、生產要求、質量要求等情況,再考慮購置進口設備;設備配置應均衡合理,考慮整條生產線配置的綜合經濟性,要求設備配置和銜接緊湊、均衡、協調,提高勞動生產率;提高技術經濟價值,進行反復的技術經濟方案比較,分析各方案的技術和經濟效益,選擇投資小、成本低、利潤高、經濟合理的設備選擇方案。
設備選型主要內容:設備選擇深度:廣泛開展市場調研收集信息,調查食品加工擬選設備的各有關制造廠家,多渠道、多方式收集相關設備的資料;同時調查和走訪設備用戶,了解擬選設備的使用情況,重點掌握不同用戶對設備的評價。提出設備選擇的方案明細,在收集足夠設備資料和用戶走訪的基礎上,提出擬選設備明細,明細內容主要包括食品機械的設備名稱、規格型號、生產能力、配套動力、設備數量、設備價格和生產廠家等;選擇設備供貨方式,包括設備制造周期、付款方式、設備檢驗方式、包裝運輸方式等。如果擬引進進口設備時,則按國家進口設備管理辦法執行。如果選用了超大、超重、超高的設備時,應在設備選擇時提出相應的運輸措施和安裝技術措施方案;如果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設備時,應提出改造方案,并分析改造后的技術經濟效果;確定設備選擇推薦方案,擬選設備經多因素比選后,提出設備選擇推薦方案,通過專家論證和其他方式驗證后予以確認。